课程缘起
01
儿童换牙时间约为六岁,正值幼儿园大班年龄阶段,因此他们对换牙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常听到他们在班里互相交流说“我的牙齿掉了。”“我都掉了一颗牙齿了。”“我妈妈带我去看牙医了!”......

这一现象引起了孩子们对牙齿的关注,刚换完牙的小朋友比较兴奋,有好多关于他们掉牙时的想法想跟大家分享,没有换过牙的小朋友对换牙充满好奇,又感到害怕、 紧张,还有的小朋友存在龋齿问题,也让大家产生了一些担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孩子们正处在换牙期,掉牙事件频发,孩子们对牙齿充满了好奇与探究的欲望,于是“牙齿咔咔咔”的探索之旅开始啦……
牙齿初探
02
*牙齿大调查
围绕牙齿,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题。牙齿的话题在大二班孩子们的交流中开展了起来..... 关于牙齿,小朋友们都有许多的疑惑。

每个人的牙齿都一样多吗?

人为什么会掉牙?

牙齿不一样,作用有什么不一样呢?
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小调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认识牙齿
调查完之后孩子们对牙齿有了更深的探究欲望,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探索关于牙齿的奥秘。在数牙的时候,孩子们还发现有的牙齿是尖尖的, 有的牙齿是方形的,还有的牙齿粗粗胖胖的,那么如何正确区分恒牙和乳牙呢?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乳牙和恒牙》的区别,孩子们对于乳牙和恒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都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起认识牙齿的构成,名称、外形与特点, 各种牙齿有不同的功能。
通过了解,孩子们知道出生后的第一副牙齿叫做乳牙,恒牙是乳牙脱落后的萌出的牙齿,恒牙既大又坚固。乳牙里对应一个恒牙胚子,随着自己的不断增长,恒牙胚子也会不断增长,最后恒牙代替乳牙,乳牙直接脱落。而且小朋友都只有20颗牙齿,而大人牙齿大概在28到32左右,每个人只有一次换牙机会。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对牙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牙齿有了简单的了解后,大家对身边同学的牙齿有了很大的好奇,小朋友们化身小记者, 通过观察、采访同伴、教师,了解了蛀牙、智齿等。
通过观察、采访,小朋友们发现,有的人有尖尖的虎牙,有的人的牙齿有黑色的洞洞,有的人牙齿上面黄黄的,有的人的牙齿则非常的白。
*美术《牙齿自画像》
在仔细观察过自己和别人的牙齿后,有的小朋友用画笔记录下了自己的"牙齿画像”





教师小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种探究活动,获得知识经验和相关技能”。活动中,老师引导孩子们自主、自发的探索关于牙齿的秘密,通过认识牙齿、牙齿大调查和自画像等活动引导幼儿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和探索学习,从而知道了小朋友都只有20颗牙齿, 而大人牙齿大概在28到32左右,每个人只有一次换牙机会,换牙后,如果牙齿掉了,就不会再有新牙齿长出来了。
* 换牙的感受
现在,部分幼儿开始换牙啦!这些小朋友们向同伴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幼儿讲述换牙的感受:
换牙时,牙齿会先松动,这个时候我总忍不住想舔一舔,可是妈妈说不能舔。

我换牙的时候还差一点点就掉牙了,结果吃苹果的时候把牙咯掉了。

我换牙所以妈妈不让我吃糖了!换牙我都不能吃好吃的了!

我奶奶不让我吃瓜子,说换牙的时候牙会长歪。
小朋友们分享时,能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语句连贯、表达清晰,其他幼儿也能注意倾听、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教师反思:
《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牙齿的重要性,增强幼儿爱牙,护齿的意识。
关于牙齿的故事
03
分享的过程中,幼儿更注重于讲述换牙时带来的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对换牙的基本常识都只限于不能吃糖,因此,我们开展了活动《当心蛀牙军团来啦》,帮助幼儿了解换牙的基本知识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牙齿为什么会坏掉呢?”
“为什么我的牙齿还没有掉呢?”
“为什么我们会换牙呢?”
“为什么我没有蛀牙?”
小朋友们的想法非常多,通过讨论和进一步探究,幼小的心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换牙” 因为吃了太多的坚硬的东西,牙齿会松动的印象,牙齿松动了,里面的牙齿长出来了,外面的牙齿必须拔掉了,换掉的牙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呢......他们饶有兴趣地继续探究下去,更期待着“换牙期”的这些初印象能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了解到蛀牙形成的原因后,有些孩子又有疑问了,怎么做才不会有蛀牙呢?
孩子们的猜想:
不能吃太多甜的东西。

多吃蔬菜和水果!
少吃披萨和炸鸡。

每天早晚要刷牙。
多运动,多吃绿色食品。
孩子一番讨论过后,在老师的讲解中知道了牙齿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并将它画在了纸上。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我们通过让孩子们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刷牙,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零食、要多吃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少吃甜食、零食等牙齿保健常识。这中间孩子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孩子们一次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牙齿小实验
04
小朋友都知道当然是要好好刷牙啦~ 那么如果我们每天不认真刷牙会怎么样呢?为此,大二班进行了一次实验。因为鸡蛋壳中的钙元素和牙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钙元素一样,所以我们用鸡蛋进行小实验,看看容器里的鸡蛋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清水里的鸡蛋壳:没有变化;醋里的鸡蛋壳: 变白,变软,只剩下薄薄的一层膜;时间越久会变得越透明脆弱。
甜甜的食物会使我们的牙齿变色,酸酸的食物还会腐蚀我们的牙齿, 时间越长腐蚀的越厉害!所以我们平时要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多喝白开水。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我们通过让孩子们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刷牙,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零食、要多吃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少吃甜食、零食等牙齿保健常识。这中间孩子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孩子们一次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本次活动从幼儿成长过程----换牙,引发的问题而生成。老师通过多途径、 多形式的活动,让孩子们正确对待换牙期,消除了对换牙的紧张,焦虑,愉快健康地度过换牙期。
END
供稿:姚 琛
审核:杨燕华
发布:潘 虹

YIYING
益英实验幼儿园
欢迎关注我们
❤
招生火热报名中
欢迎来电预约参观
张老师:15861558767
姚老师:13961806082
潘老师:15806176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