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瓶子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处可见饮料瓶、酱油瓶、香水瓶、花瓶……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秘密,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PART 01


一、瓶罐知多少

1.你们想了解瓶罐的哪些问题?
瓶子有哪些形状和颜色?瓶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呀?
孩子们的谈话中透露出了想要了解瓶子的欲望,于是大家决定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并带来幼儿园。在相互介绍瓶子的过程中,新的讨论又出现了。
轩轩家装糖果的不是瓶子吧?那是糖果罐。星星刷牙的那个也不是瓶子,那是杯子!
为什么有的叫瓶子,有的叫罐子?
教师的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实践,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活动中孩子们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通过家园共育,让家长更多的参与到幼儿的成长和课程活动当中。
2.瓶子和罐子有什么区别?
瓶子的口是特别小的,瓶子有一个细细的脖子,肚子特别大。
孩子通过调查、观察和比较自己带来的瓶瓶罐罐发现:瓶子通常口较小,颈细肚大。罐子特点是口径大腹且深,颈部内收,大底足。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大家决定把收集的各种瓶瓶罐罐分分类。
1

2

3

4

5

6

教师的思考: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己发现了瓶子与罐子的区别,并能有目的地进行分类,充分将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PART 02


二、瓶罐小玩家

可以用瓶子锻炼身体。
瓶子里放什么可以变成乐器?
我想把瓶子装饰的特别漂亮,放在班级里。
收集来的瓶子有什么用?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并进行了记录。




教师的思考: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小朋友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用瓶子做什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
瓶罐健身
我和爸爸去体育馆一起打过保龄球,瓶子的形状和保龄球瓶好像啊!要不我们把瓶子当做保龄球瓶吧。
我想装上石头,把它变成哑铃!我感觉石头太大了放不进去吧!那可以放水,放沙子进去!
我看见我爸爸是这样举哑铃的!双臂自然张开,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住哑铃往上举。




科学探究轻重比较
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瓶子大小、物品的多少与轻重的关系。活动中,孩子们发现有的瓶子即使装满了水和沙子也很轻,有的瓶子即使没有装满,也要更重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一瓶水装满,加不了其他物体;一瓶沙子装满,可以加入水。因为沙子和沙子之间有缝隙,水将它们填满,会比一瓶水的重量重。
一瓶石头装满,还可以装进沙子,将石头与石头的缝隙填好,还可以再倒入水,水再将沙子之间的缝隙填满。这样装满的瓶子重量最重。
教师的思考:
幼儿的学习应该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观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经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与尝试,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增加瓶子的重量。
瓶子乐器
沙锤大家都玩过,那如何用瓶子制作沙锤呢?
孩子们通过探究发现:瓶子里放沙子,摇晃瓶子就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像下雨的声音。瓶子里放石子,摇晃瓶子就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像打鼓的声音。
区域游戏时,有的孩子在瓶子中放沙子,有的孩子放小石子,分别制做了不同的沙锤,并用瓶子沙锤演奏。
1

2

3

4

教师的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PART 03


三、瓶子创意秀

格子遇上瓶子,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变化呢?孩子们将蒙德里安大师的创意运用到瓶子上,创作出了一幅幅创意瓶子作品。
1

2

3

4

5

6

教师的思考: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因此,在绘画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出示范画,而是与幼儿共同讨论了瓶子瓶底、瓶身、瓶盖的特点,然后让幼儿自主创作,虽然孩子画出的瓶子千奇百怪,但他们大胆创作表现出了瓶子的特点,也表达了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

PART 04


四、瓶子回收站

孩子们对于不同的瓶子扔哪里,应该如何对瓶子进行垃圾分类进行了讨论。
老师,咱们班不要的瓶子丢到哪里?
我知道!垃圾捅。
那我们要扔到哪个垃圾桶里面?
经过讨论孩子们发现,瓶子是可回收垃圾,大家收集的瓶子可以按照塑料瓶、玻璃瓶、瓷瓶进行分类回收。
温馨提示:化妆品瓶和药瓶一定清理干净瓶内残留物才可回收利用哦!


教师的思考: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幼儿环保理念的基础,虽然年幼力薄,但是孩子正确环保意识的养成对于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过扔瓶子而顺势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不仅能够使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还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将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带动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将环境保护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在本次班本活动中,我们充分将自主权还给幼儿,他们也表现出了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创新想象、构思规划、协商合作、动手尝试......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支持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交流讨论、绘画表征等多种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提升了幼儿与同伴分工合作、勇敢表述、整理分类等多方面能力。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自主探究的快乐和满足,也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供稿:大一班
审核:杨燕华
发布:潘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