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病症: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3—7天左右,最长不超过两周。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有的孩子甚至持续出现高热。同时,会伴有皮疹,皮疹是有一定的特征性的,可以表现为手心、脚心、肛门周围的皮肤,甚至关节等等部位的红色皮疹、斑丘疹,甚至皮疹上面形成小的水泡,看孩子咽部的时候会发现在咽峡部也会看到红色的皮疹或者是水泡,这是普通的手足口病的特点。
易感人群:手足口病能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


02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多发生于儿童。
预防建议: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

传播途径: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病症:诺如病毒潜伏期比较短,一般在24--48小时,最短10小时左右,最长可达72小时左右。常见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与成人。
预防建议: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间质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等。
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肺炎、肺结核、新冠肺炎等等。其中由流感病毒引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所有呼吸道疾病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呼吸系统,导致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病症: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
预防建议:平时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口腔卫生,少去人多的地方,要勤洗手,在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避免与患病幼儿接触。


病症: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主要症状是皮肤及黏膜上分批出现小红丘疹、疱疹而后结痂,脱痂后大都不留疤痕。

预防建议: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接种水痘疫苗。

急性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传播途径: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钱币、脸盆、键盘、钥匙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病症:急性血性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烧灼感、痒、分泌物多,一般视力不受影响,检查发现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乳头滤泡增生,球结膜周边性充血,有时水肿及结膜下出血,结膜囊内有分泌物,要确定病源需作分泌物涂片进行细菌和细胞学检查。

预防建议: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和方便后。还要勤剪指甲;不要直接用手来揉眼睛,当你眼睑里有脏东西时或者眼角堆积了很多眼屎可以用干净的手帕或纱布来擦拭。当眼睛有更多分泌物时,用盐水冲洗眼睛。先用无菌棉签擦拭眼睑边缘的分泌物,然后再冲洗。冲洗水的温度应接近室温;要教会孩子保护眼睛,让眼睛充分休息。

流感又称为流行性感冒,它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播性疾病。

易感人群:流感易感人群包括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预防建议: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呢?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外,家长们不妨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1.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教育孩子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让儿童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9.让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10.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11.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应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来源:网络